學習二十大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黨群工作  > 學習二十大  > 正文
【學習貫徹二十大】全國政協委員嚴建兵到學院宣講兩會精神
作者:審核:編輯:李縱擎發布時間:2023-04-07

為強化農業強國使命擔當,4月6日下午77779193永利官网召開全院大會開展兩會精神專題學習。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我校副校長嚴建兵教授應邀作題為“兩會學習分享及農業強國感悟”的報告。會議由院長朱龍付教授主持。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傾聽億萬人民心聲的激動時刻,也是觀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佳窗口。” 嚴建兵表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的起步之年“開好局、起好步”,深入學習并領會全國兩會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嚴建兵談到,他與來自各界各領域的委員共議國事、履行職責,真正了解了政協的章程與全過程民主,“作為一名政協委員,這是榮譽,更是責任”。針對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解讀,他從“過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顧”入手,介紹了“做了啥”具體工作内容,強調了國家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取得的八個“了不起”的成就,并指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成功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同時,嚴建兵還表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并從“當前工作研判”、“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2023年工作重點”等方面闡明了當前發展面臨的諸多挑戰。他鼓勵全體教師“要直面問題與挑戰,盡心竭力改進政府工作,不負人民重托。”

嚴建兵分享了關于農業強國的學習體會。他表示,機構改革更加關注熱點問題。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優化農業農村部職責,目标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農業基礎研究發展。科技創新應把握好“地位、體制、建設、文化、合作”五個維度建設,并強化“三個突出”的新模式,即突出“四個面向”、突出“基礎研究,鼓勵自由探索”、突出“企業主體,目标導向,四鍊融合”。嚴建兵通過介紹中國近代以來對西方文化的學習過程,強調了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傳承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接受一切優秀的外來文化”,指出了重新思考農業發展模式,關鍵是要文化自信,注重文化創新,依據中國農業發展的大食物觀,打造特色的全産業鍊可持續發展模式。

“農業強國是現代化強國的根基”,嚴建兵強調,要遵循農業現代化一般規律,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産業韌性強、競争能力強的農業強國,同時立足國情,制定“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成農業強國”的三步走的戰略規劃,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以中國式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農業強國是我們的擔當,同樣是我們的機會”,嚴建兵表示,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主體,大家的科學研究要解決重大科學問題,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對于人才培養,大家要跳出傳統思維,從社會需求和科學問題入手,培養滿足新時代需要的新人才。社會服務方面,大家要具有強有力的擔當,明确“為國育才”的使命,創新課程設置,深度了解現代農業生産與發展,重新打造人才培養模式。他強調,希望大家抓住襄陽書院建設的機遇,面向廣闊的世界與科技發展一線,通過加強實踐教育與多學科交叉的模式,深度思考,通力合作,共同推動學院發展,助力農業強國建設。

院長朱龍付在總結時談到,大家應清晰的認識到自身與學科發展的不足,鼓勵大家加強“四個面向”與個人志趣的有機融合,打造“耕種管收”的協作科研的新模式,做“有組織的科研”;同時抓住襄陽書院建設的機遇,依據一體化布局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錨定國家發展主戰場,培養有貢獻、有能力的農業創新人才。



會後,呂學良教授談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着力培養學生的科研文化自信,敢于提出質疑,敢于挑戰權威。教師應該創造一種與學生平等、自由交流的土壤,一切讓數據說話,一切以事實為依據,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科研氛圍,共同為加強快建設農業強國貢獻華農力量。”闵玲教授認為:“報告激勵我們不僅要提出農業領域的基礎科研問題,也建議以集團作戰姿态做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科學研究,将論文寫在大地上。農學人應該跳出傳統思維,建立文化自信,勇于擔當,從多維度多方向實現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未來我也将不忘初心,積極作為,為農業強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文字:窦化鵬李縱擎

圖片:劉練雲

審核:朱龍付


版權所有:Copyright ©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街1号77779193永利官网第三綜合樓

郵箱:zkbg

電話:027-87282130

郵編:43007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