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學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第10次(擴大)學習會議,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會議由學院黨委書記周雄主持。
周雄談到,過去十年的偉大變革是團結奮鬥的光輝結晶,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曆史偉業的必由之路。新時代新征程,面對更加複雜多變的風險挑戰,要赓續輝煌,我們更需要團結奮鬥。我們要堅決捍衛“兩個确立”,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各戰線各領域各行業、海内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心往一塊兒想、勁往一處使,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團結一切熱愛和平與發展的國家和人民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奮鬥,為我們的奮鬥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我們的學院、學科、團隊都要圍繞明确目标團結奮鬥,以國際一流為标準為旗幟,以滿足國家重大需求、解決産業重大問題為目标,如大食物觀、大健康觀與綠色發展指導下國家糧食安全、種業安全、智慧農業、種子芯片等,發揮“科技第一生産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積聚的優勢,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以組織化的系統激發個體最大潛能,凝聚成團隊的最大能量、最高效輸出,服在務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上跑出我們這一棒的最好成績。
朱龍付談到,新時代十年以中國之治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确性,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我們黨曆來高度注重總結曆史經驗,總結十年來的舉措和成果,能夠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我們學院以建設世界一流學院,培養能引領世界農業發展的一流人才為目标,通過複興作物學和振興植物保護兩個學科建設帶動全院事業發展。班子成員要不斷學習,深入思考過去我們辦學成功的經驗、得失,認清我們現實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國家需求,明确學院事業發展與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提出未來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關鍵突破點,科學謀劃戰略部署與階段目标,發動和帶領廣大師生以主人翁和時不待我的精神共同參與、共同奮鬥、共同實踐以實現學院發展和人才培養新的曆史突破,向華農發展史和中國農業高等教育史交出新的優異答卷,向中國農業領軍人才與創新人才培養提供華農方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
孫超提到,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産黨區别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标志。中國共産黨自誕生之時起,就明确了自己的階級屬性、政治屬性以及奮鬥目标。黨進行自我革命的勇氣和底氣,本質上講淵源于無産階級政黨的這一階級屬性。在推動社會革命的一切實踐活動中,黨的自我革命是起根本性作用的。身為共産黨員,我們應當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創建黨員先鋒示範崗,引導黨員師生結合自身實際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切實把黨員師生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勇于改革創新,推動機制創新促進學生五育融通、全面發展。
王滿囷談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指南。二十大報告的主題,明确宣示了我們黨在新征程上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态、朝着什麼樣的目标繼續前進的重大問題。其中第一句“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鄭重宣示,全黨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為指導,堅定“四個自信”,堅持道不變、志不改,确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着正确方向勝利前進。“六個堅持”的觀點方法,是我們理解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金鑰匙”。我們要自覺長期學習,用這一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落實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科技創新等改革工作的強大力量。
郭亮提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要全面實現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必不可少。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需要以科技和人才推動農業農村發展。二十大報告對推進農業科技自立自強、農業戰略科技力量建設、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需要逐字逐句學習和領會,明确未來工作的主攻方向。作為農業高校工作者,我們肩負着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曆史使命,一方面我們要為鄉村振興培養一批高素質人才,另一方面通過我們的科研成果服務農業農村發展,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應用生物與農藥教工黨支部書記邊銀丙提到,從政治意義上看,過去五年和新時代十年全黨堅定地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我們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從曆史意義上看,過去五年和新時代十年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10年。黨的二十大在總結四十年改革開放史,七十年建國史,百年建黨史基礎上,概況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大觀點,重大戰略和重大舉措,明确了中國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必須做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賽”。從實踐意義上看,我們要更加紮實做好新時代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理論創新用于指導實踐,解決新問題,謀求新發展。作為農業科技工作者,要始終服務于國家糧食安全,踔厲奮發,勇往直前,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植物病理教工黨支部組織委員張靜談到,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六個堅持”,是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鍵。“六個堅持”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思維方式、辯證的理論邏輯、整體的戰略思考、清晰的秩序結構、亮麗的人民底色,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從實踐中形成、豐富、發展,在實踐中不斷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理論品質,為我們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立足基點。作為高校教師黨員,我們理應做到做好本職工作,真誠關心每一位學生,為他們的成長和身心健康盡職盡責,做有用的科研,用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奉獻。
栽培耕作教工黨支部書院汪波談到,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作為一名共産黨員,我們要在實際的工作中,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使命任務,結合農業科技的本質工作,不辱使命。我們要切實将理念轉變為行動,主動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
農業昆蟲教工黨支部書記黃求應提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在黨。我們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赢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我們解決了黨内許多突出問題,但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将長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衆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将長期存在。全黨必須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偉大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産黨戰勝一切艱難險阻、迎接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既體現了黨的理論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又體現了黨的工作的開拓性和創造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了根本動力。
育種教工黨支部書記楊萬能提到,新時代新征程,隻有牢牢把握團結奮鬥的時代要求,才能以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精神狀态,繼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撸起袖子加油幹、風雨無阻向前行,不折不扣、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諸成效。作為一名教育科技工作者和共産黨員,要時刻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團結奮鬥的時代要求,敢于擔當,勇于作為,走出科研“舒适區”,敢闖科研無人區;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圍繞國家戰略需求,瞄準行業痛點和難點,深入貫徹有組織的科研,推進智慧農業學科交叉有機融合,就農業領域中的卡脖子問題進行聯合攻關和協同創新,為學校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為現代化農業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文:張濤
審核: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