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智慧植保方向教師、77779193永利官网副院長羅朝喜教授帶領書院30餘名學生赴湖北省植物保護總站了解智慧植保發展前沿,感悟大數據賦能植物保護的奧秘。湖北省植保總站測報科科長楊俊傑熱情接待了師生一行。
嚴俊傑向師生介紹了植保總站的曆史沿革與工作内容。他表示,湖北省植保總站作為全省植物保護工作的牽頭單位,肩負着病蟲疫情監測、預警、防控的重要職責。“随着智慧植保新方向的興起,我們在田間監測中引入了先進的監測設備,運行雲端平台,探索‘大數據+植物保護’新模式,正在逐步向着技術人員足不出戶就能掌握在病蟲害情況的方向努力”楊俊傑與同學們交流到。

“如何能夠實時掌握田間動态的數據變化呢?”楊俊傑以此引發同學們的興趣,帶領同學們走進了湖北省病蟲疫情監測預警系統與湖北省病蟲疫情信息調度指揮中心等,雲端查看了荊門等地的實時田塊情況。“我們在系統中可以看到當地天氣、田間密度、害蟲捕捉情況、孢子數量等信息,通過大數據遠端測算,就可以掌握該地區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情況”,楊俊傑介紹到,同學們對此很受震撼。面對同學們提出的“監測系統如何保證病蟲害識别的精準度”等問題,楊俊傑表示,以蟲情監測為例,在田間利用害蟲趨光性等特點進行捕捉,結合技術人員制作的蟲臉識别模型,設立一體化蟲情自動采集系統,識别準确性可達到80%,通過配套設施與大數據平台連接,植保人員有了“千裡眼”,在辦公室就能掌握實時蟲情,為科學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智慧植保方興未艾,老植保人正在摸索‘大數據賦能植物保護’的新道路,未來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學加入智慧植保,不斷豐富和完善監測平台,為農民朋友做好田間指導”,楊俊傑勉勵與會同學們。

随後,師生與嚴俊傑展開深入交流。羅朝喜談到,老一輩植保人是在田間地頭做病蟲害分析,時代發展變化,智慧植保學科的發展也帶來了産業變化,未來智慧植保也必将以大數據平台為媒介,向着更智慧、更精準的方向不斷前進。“同學們是智慧農業的新鮮血液,希望大家能夠選擇智慧植保,以植保站病蟲疫情監測預警系統為指引,為植物保護學科插上‘智慧’的翅膀”,羅朝喜鼓勵與會同學們。

活動結束後,智慧農業2302班賀宇洲感悟頗深,他談到,"在植保總站我看到了一個雲平台就能監測多個地區的病蟲情況,讓我對智慧植保有了新的認識,我也更加堅定對智慧農業專業的信心,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未來為農業現代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字:何晔
圖片:王楠、宋慈
審核:羅朝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