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為幫助智慧農業專業2023級學生加深專業認識、規劃大學目标,智慧農業書院于荟園學生社區驿站H7-200舉辦學長學姐伴我行活動。智農2301班班主任熊棟梁教授、智農2002高鵬飛、智農2102徐林燦、2020張之洞班(智慧農業)楊茗欽與10餘位同學暢談大學生活,向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思考感悟與心得體會。

“我憑借在視頻剪輯制作方面的特長積極參與學生工作,這不僅讓我斬獲了不少獎項,更讓我的技能在實踐中得到鍛煉與提高,積累了更多寶貴的經驗”,徐林燦首先介紹了他在校新媒體工作部、祝鑫工作室和植科心綠的工作經曆。他以自己在校運會和獅子山杯乒乓球賽中獲獎的經曆鼓勵大家培養體育興趣愛好,享受運動的樂趣,建議同學們兼顧“德智體美勞”五方面的共同發展,真正做到“荟生活”。

随後,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學的楊茗欽主要講述了其參與第三屆中國大學生5分鐘科研英語演講比賽和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iGEM)的經曆。她談到,在進行科研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意想不到的挑戰與挫折,在困境面前,我們需要堅定自己的信念,把握當下時光,保持自己的節奏以尋求突破。楊茗欽以“懷念+迷茫、奮鬥+絕望、堅定+堅持”形容并複盤她的大學生活,“在觸摸裡奔跑,在黑夜裡舞蹈”她将這句話送給大家,并鼓勵同學們認真學習英語,及早做好專業規劃以在大學生活中“收獲滿滿”。

活動最後,高鵬飛分享了自己學習分子生物學、現代遺傳學等植物科學課程和C++、Python語言程序設計等計算機科學相關課程的心得體會。他重點解讀了他在大三學年投身科研并成功發表SCI論文的故事。他強調,參與科研和競賽須摒棄功利的心态,要以腳踏實地的學習态度進行科研,這樣才能有所收獲。
“在零基礎的情況下如何學好C++和大學化學?”大部分同學表達了他們的迷茫。高鵬飛以“設計程序計算三角形面積”為例向大家詳細闡述C++的代碼本源邏輯,他表示,C++和大學化學等課程難度較大,需要大家持之以恒,不斷投入時間和精力,大家可以通過及時鞏固課堂練習,有針對性進行課後習題等方式不斷自我完善。
文字:餘安卓
攝影:木紮帕爾
審核:宋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