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書院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智慧農業書院  > 正文
彭松帶領書院學生領悟“詩意追尋”
作者:餘安卓 莫永強審核:編輯:孫超發布時間:2023-05-27

5月25日晚,智慧農業書院第“悅”讀經典讀書會在荟園學生社區驿站H7-200舉辦。經濟管理學院彭松老師應邀以“詩意追尋”為主題帶領大家走進沈從文、汪曾祺等作家,領悟他們經典作品之中的詩情畫意。

“汪曾祺是文人,深得中國文化的精髓他講究的是腔調和趣味,而不是彼岸、革命與真理在美學的趣味上追求一種雅與正”彭松首先引用當代作家畢飛宇對于汪曾祺的評價展開介紹。他談到,汪曾祺自小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奠定了他寫實和寫意相交叉的文風。他以60歲高齡完成小說《受戒》,将“無性荒漠上的人性之花”和“懵懂的初戀之愛”傳遞給讀者。今天以大學生的視角來讀汪曾祺的作品,同學們不僅需要體會作品中人、事、景的美感,更要善于發掘汪曾祺創作中對大地、對生活的那顆赤子之心。

1934年沈從文重返故鄉,情愫兼生,既有物是人非的惆怅和感慨,又有對堅強執着生存的鄉民的同情和尊敬,還有對外來經濟、政治勢力入侵所造成的湘西民風的漸變、國民性的改變等的憤慨這種複雜的情感傾向,影響了《邊城》的寫作造成了《邊城》主題的多義性和叙事的含混性。彭松指出,沈從文作品中對于“生命不斷輪回”和“生活麻木蒙昧的描寫,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下仍然值得我們去注意并不斷思考和體會。

“一個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但是在藝術和文學的熏陶下,我們眼界會得到開闊,我們的生命會獲得延長,我們會獲得不一樣的人生體驗。”活動最後,彭松結合自己選擇并走上文學道路的心路曆程向大家寄語到,希望同學們能在空閑時間懷揣‘閑庭信步’之心來挖掘經典文學作品當中的意義,在提升文化修養、與文學作品共鳴同時不斷提升自己思考和看待問題的能力,在之後的日子裡成長為一個更熱愛生活的人。

會後,在被問及參與此次活動的感受時,智農2203何誠浩同學表示,這次活動讓他對汪曾祺這位作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進一步認識到了文學對于個體和社會的重要性。他還感歎道:汪曾祺的作品雖然講述了一些小人物的故事,但其中蘊含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輝卻深深觸動着讀者的心靈。他以平實而真實的語言描繪生活的點滴,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和價值觀。這種溫暖和啟示令人難以忘懷,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追求真善美的信念。

本次讀書活動由文法學院、77779193永利官网、智慧農業書院聯合舉辦,由東籬讀書會、文心讀書會聯合承辦。


    文字:餘安卓 莫永強

    審核:羅春娟




版權所有:Copyright ©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街1号77779193永利官网第三綜合樓

郵箱:zkbg

電話:027-87282130

郵編:43007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