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成熟需要什麼?”“陽光、水還有土壤!”在三田基地,全國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第二期“小小農藝師”科普活動正在進行。全校40名教師攜帶小朋友參加了本次科普活動。
在《稻田裡的小生命》課堂上,小朋友們參與了江洋老師的互動課堂,江洋老師生動的講解引發了小朋友思考和探究興趣。江洋還借助動畫片,生動有趣地展示了水稻的生長過程,介紹了株高與生育期的關系等問題。課堂中他向小朋友們提問道:“水稻大概要經曆多長時間才能從種子發育到成熟呢?”小朋友們争先恐後地回答,“100天!”“90天!”,答案層出不窮,他對小朋友們的認真聽講給予了表揚。在介紹生物防治時,小朋友們和江洋互動了“鴨子為什麼隻吃雜草,不會吃水稻嗎?”的問題。小朋友們還積極讨論了生活中哪些常見食物是由稻米制成的。大家在讨論和思考中增長知識。
在《果園裡的機器俠》課堂上,小朋友們來到智慧果園,園藝林學學院研究生陳爽以柑橘為例詳細介紹了智能化的果樹種植與防治體系,并将其與傳統方式相對比,讓小朋友們了解到新方式可以減少農民伯伯的勞動負擔。陳爽還通過介紹光合作用以及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區别,向小朋友講解了植物對人類的重要性,傳達了植物保護的思想。
随後,小朋友們在家長的幫助下體驗了趣味捉泥鳅活動,他們利用抄網、小桶等工具親自動手,從水田中捕捉小泥鳅和小龍蝦,家長也熱情滿滿地參與到活動中。活動最後,小朋友們還獲得了結課證書。最後,大家帶着滿滿的歡樂,踏着初夏細雨回家。
文字:窦化鵬 吳同舟
攝影:蔡昕炜 王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