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号下午,由植保第二黨支部發起,77779193永利官网植物保護協會組織的“探尋·谌安明蝴蝶博物館”活動順利舉行。此次活動由植保專業退休教師榮秀蘭帶隊,30餘名熱愛植物保護專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前往蝴蝶博物館參觀學習。

師生乘車抵達博物館後,跟随工作人員小蝶老師,對館内各個品種的蝴蝶進行了了解。“博物館的牆壁上挂滿了各種蝴蝶,其中有世界上翅膀最長的蝴蝶——長翅德鳳蝶,中國最大的蝴蝶——金裳鳳蝶,世界上最大的蝴蝶——亞曆山德拉女王鳳蝶,武漢常見的柑橘鳳蝶和玉帶鳳蝶等不同的蝴蝶”,小蝶老師對蝴蝶的大小、栖息地、種類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科普介紹,并帶領參觀人員仔細觀察閃蝶,進一步領略蝴蝶之美。

在博物館學習時,館長谌安明也來到了現場,為大家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通過播放紀錄片的方式向大家講述了自己收集蝴蝶的經曆。谌館長從小學起就對蝴蝶充滿興趣,後來更是花費十年的時間去世界各地尋找和觀察不同的蝴蝶,其中不乏坎坷與艱辛。對于現在蝴蝶的研究,谌館長指出了兩點問題,一是現在環境污染較為嚴重,蝴蝶栖息地被破壞,導緻蝴蝶種類和數量都大幅減少;二是現在的人對蝴蝶的了解程度都較低。谌安明表示,希望通過向人們展示蝴蝶的美和蝴蝶發育的過程,能夠引起大家對蝴蝶的關注以及對環境的重視。“我在學校裡的研究方向也是蝴蝶,所以在發現很多同學對這些極易被忽視的仙子們充滿興趣時,我感到非常欣喜”,何星毅表示,“那一刻,我覺得我的研究很有意義。谌安明先生對待蝴蝶的行為與态度堅定了我未來的道路,也讓我看見了我國未來人與生态和諧共處的美景。”

蝴蝶博物館作為一個科普性博物館,其中不僅有着不同品類、不同發育時期的蝴蝶,還有各類的昆蟲和爬行動物,例如蜘蛛、蠍子、守宮、金蟾、玉米蛇、蜜袋鼯、龍貓、蜥蜴和各類甲蟲等。在帶隊老師榮秀蘭的争取下,同學們獲得了與動物們親密接觸的機會。在館長、講解員以及一些植保專業同學的引導下,參觀逐漸克服恐懼,紛紛參與到與小動物近距離接觸的行列中。“當我問道,'可以頭頂着這些動物嗎'的時候,那位講解員在後面,直接将那些小動物放到了我頭上,當時我的内心非常的激動”,植保專業的劉桦與各種小動物的親密接觸後這樣對記者說。在活動的最後,參觀團隊觀察了玉米蛇的進食過程,合影留念後一同乘車返校。

對于這次活動,植物保護協會的康永琦表示:“參觀谌安明蝴蝶博物館後,我産生了許多感觸。在看紀錄片時,我了解到谌安明先生為了抓蝴蝶險些失足跌入山谷,為了将自己的夢想追求到底甚至放棄穩定的工作,毅然決然地奔走各地,隻為收集各種蝴蝶,他的精神令我無比敬佩。最令我驚訝的地方是,館内并不隻是展示蝴蝶,還有各類甲蟲,蠍子,蛇,蜥蜴甚至是龍貓。對于這些生靈,許多人都是敬而遠之的,但是今天的活動不僅是讓我,也讓所有人都體會到了這些看起來兇猛無比的動物們,也有溫順平和的一面。在大家嘗試觸摸蛇時,發出:‘啊,原來是這樣的,好冰涼好軟’的感慨,讓我相信此行的意義已經達到了,那就是讓參與者切身感受到動物之美,增強對生靈的熱愛以及對專業的認知”。

據悉,此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增強植保第二黨支部及其他學生對蝴蝶和植物保護專業的認識,為學生提供一次在實踐中學習的機會。帶隊老師榮秀蘭表示,希望在這次活動後,大家能更近距離的觀察、接觸和研究動物,在生活實踐中學到關于動物的真知識。通過昆蟲标本欣賞蝴蝶之美,倡導更多的人了解昆蟲的科普價值、環保價值和美學價值。
文字:馮華熠 王鵬傑
攝影:蔡昕炜
審核:明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