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日上午,棉花遺傳改良團隊在作物遺傳改良全國重點實驗室C407成功召開新生見面會,團隊全體老師和2024級新生參會,由林忠旭教授主持。
見面會伊始,團隊帶頭人張獻龍老師為新生上開學第一課。首先,張老師講解了研究生的定義,大家該如何應對從本科生向研究生的轉變。随後,張老師從團隊教師和方向、團隊優勢、團隊成果、學術影響、團隊文化、發展布局等六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了本團隊的現狀與發展規劃,讓新入學的同學們對棉花大家庭有了全面的認識。張老師特别強調,學術誠信是團隊的生命線,他以花藥培養、遺傳轉化、基因組分析等技術為例,告誡大家做科研應堅持實事求是,不成熟的成果不發表,堅持實驗室開放,接受同行檢驗。另外,張老師介紹了以“上天”——凝煉重大科學問題、“入地”——形成重大品種的團隊發展布局;為實現“天地合一”,團隊将向着突破育種技術瓶頸、基因瓶頸、基因組育種瓶頸和種質資源轉化瓶頸等不斷努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标,團隊形成了以上遊性狀鑒定與遺傳解析、中遊育種技術突破與種源創新以及下遊新品種選育及推廣的團隊分工。接着,張老師講述了團隊的使命,即支援新疆、建設新疆,研究必須面向主産區,要到新疆去。最後,張老師向新生們提供了十條寶貴的建議,以自身為例告誡大家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并向新生們表達了美好的祝願與期許:“保守沒有出路,希望大家在科研的道路上大膽創新,勇于嘗試。”

随後,林忠旭老師對張老師的發言進行了總結并對同學們提出寄語。棉花遺傳改良團隊作為一個先進的、全面發展的團隊,發展至今,離不開前人的努力,更需要後來人的保持和添磚加瓦。因此,在座的各位需要懷揣激情,昂揚鬥志,棉花團隊才能蓬勃發展,更進一步。随後,林老師向同學們提出忠告“同學們應謹記張老師的十條建議,在平時科研和生活中用心去體會,并用時間去打磨,同學們會發現這十條建議能受用終身。”
最後,新生們依次上台自我介紹并對未來科研生活進行展望。他們朝氣蓬勃、熱情洋溢,對未來科研生活充滿期望,堅信通過個人努力以及同窗之間的支持與合作,能在棉花遺傳改良領域做出一番成就。結束時,老師們與同學們合影,定格了開學第一課。

接下來的一周時間内,團隊将從“棉花團隊研究生日常管理細則”、“實驗室試劑訂購管理系統使用”、“實驗室儀器使用”、“文獻查詢與數據管理”、“新研究生入室規範與實驗室安全”、“棉花田間實踐考察”、“科研規範實驗記錄與學術誠信”等方面開展新生培訓學習。另外,新生需自學實驗室的Protocol,并與優秀研究生進行交流。最後,團隊将就以上内容舉行結業考試,成績合格者方能進入實驗室開展實驗。
文字:付 超 惠留洋
圖片:棉花遺傳改良團隊成員
審核:林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