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77779193永利官网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地區,開展以“實踐與研究并重,耕植愛農情懷”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實踐由77779193永利官网劉永忠教授擔任導師,前往興山縣農業科學研究所進行實地參觀和體驗,加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愛農情懷。同時通過對當地農戶進行走訪調查等一系列活動,聚焦科技創新、農業經濟發展、作物高産栽培、玉米新品種示範等相關方面,為當地農業發展獻言獻策。
農業科研新力量,助力興山農業創新升級綠色發展
興山縣農業科學研究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境内,緻力于農業科學研究與推廣工作。研究所擁有一支專業的研究團隊,與77779193永利官网劉永忠教授開展過多次合作,完成了玉米雜交種華玉11不同種植密度試驗研究、雜交玉米組合在興山縣的引種試驗、糧飼兼用型玉米新品種華玉16特征特性及高産栽培制種技術研究等諸多試驗,為提高當地農業生産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縣農科所負責人龔成坤所長介紹到:“2021年的脫毒馬鈴薯擴繁項目是宜昌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興山分院正式挂牌後的第一個合作項目。該項目對米拉、V7、鄂馬鈴薯10号等品種進行過大田試驗,選育擴繁馬鈴薯品種,建立生産示範基地,為農戶提供良種和技術示範。”近年來,興山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穩面積、提單産、促增收”為目标,持續開展農業技術示範推廣,依托農業科技,助力農戶增收。

實踐團在興山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龔成坤的陪同下參觀了研究所的各個實驗室和實驗田,了解了各類農作物的種植、培育和研發過程。對水稻、玉米等新品種展示示範和新品種集中觀摩培訓,他們在實驗田中親手操作,并參與了玉米品種選育工作,體驗了農業實踐的樂趣。
在參觀過程中,實踐團與龔所長進行了深入交流。龔所長詳細介紹了研究所的科研情況,包括當前的研究項目、科研成果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同學們參觀了在榛子鄉、黃糧鎮等地主推“玉米+辣椒”間作生産模式,積極探讨“水稻+羊肚菌”、“玉米+中藥材”等高效生産模式。了解了興山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最新的玉米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控技術、玉米綠色生産集成技術、優質水稻栽培集成技術、農藥減量增效技術、化肥減量增效集成技術。龔所長還向同學們分享了農業科學的研究心得,并鼓勵他們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斷探索、努力進步。
農村經濟發展持續向好,農業收入穩步提高
此外,實踐團成員對興山縣石槽溪村進行了走訪調查,記錄了石槽溪村的地理樣貌與農作物品種品類、走訪了村中與興山縣農業科學研究所進行玉米合作種植的農戶。石槽溪村位于宜昌市興山縣黃糧鎮東北部,平均海拔900多米,耕地面積2018畝,收入以種植業收和畜牧業為主。玉米種植田700餘畝,玉米育種田近80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小麥、大豆等作物;其中玉米種植占據了該村很大一部分耕地面積,大面積玉米種植為該地村民的家豬養殖提供了保障,收獲的玉米即可對外銷售,又可儲存作為家豬飼料,豬糞又可作為肥料還田或者沼氣的發酵,形成綠色循環農業經濟,為村民們提供了主要的經濟來源。農業科學研究所與農戶的合作也主要集中在玉米種植方面,通過引進優良品種和先進的種植技術,幫助農民提高産量和質量,從而提高他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經調查,近十年通過農作物品種的升級換代和農業新模式的開發利用,村民的收入較提高了近三分之一。


實踐結束後,實踐團成員丁明傑感慨道:“這次社會實踐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農業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激發了我們對農業領域的濃厚興趣。我們将牢記龔所長的寄語,繼續努力學習,為推動農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據悉,劉永忠教授還将繼續加強與興山縣農業科學研究所的合作,開展更多有益于雙方發展的交流活動,緻力于為湖北省和全國的農業生産和農業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并不斷探索和創新農業科研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模式,為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提供有力的支持,共同為我國農業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圖文:劉永忠
審核:任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