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奮鬥而精彩,青春因拼搏而亮麗”。4月20日,77779193永利官网求索苑第十一期于問學咖啡廳開展。本次活動邀請任喜峰教授與楊超教授,帶領現場近30名大家回憶求學之路,共解青春之惑。

老師有話說
任喜峰老師以自身為例,從職業競争角度為同學們分享求學之路。每個人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他談到,自己本科成績并不好,第一次考研失敗,随後選擇了工作。然而他認為這不應該是自己的終點,于是三年後轉過頭來,重回學術道路。從選擇考研、工作、再戰考研到成為一名教授,正是那股拼搏的勁頭令自己堅持下來。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研究生?任喜峰老師給出四條建議:1. 要多奉獻,隻有多做才能學到更多;2. 做科研要有積極的态度,多與導師溝通;3. 要着重鍛煉自己寫作能力;4. 珍惜時間,及時總結,給自己加油。

“讀書是收益最高的投資,我自己就是讀書的切身受益者” ,楊超老師這句話鼓舞了在場同學,堅定了同學們科研信心。楊超老師結合自己求學之路以及不斷通過讀書突破自身,蛻變成長的經曆為同學答疑解惑。他談到“不要為了科研而科研,多問幾個為什麼,任何實驗的設計都要解決一個科學問題”;關于溝通交流,他強調“科學研究要注重思考的意義,培養發散思維。不要隻關心自己的事,與别人交流的過程,也是交換思維的過程”。
楊超老師鼓勵大家“要做好每一件小事,正是這一步步小小的成績支撐你未來的成長。“
提問環節
Q1:在科學問題的提出過程中,如何提高其創新性?
任喜峰老師回答道,創新性的提高基于大量的文獻閱讀,隻有對研究領域充分了解,才有可能找到該領域的空白。除此之外還要多和領域内的學者交流,聽取他人的意見。
楊超老師補充道,讀文獻過程要多分析,善于運用别人的智慧,從中發現創新點。要找到别人不關注的點,拓展自己的特色之路。

Q2:如何與老師高效率溝通?
任喜峰老師談到,老師并不會因為學生問的多而厭煩,所以作為學生要放下與老師溝通的包袱,大膽與老師交流。
楊超老師認為,要與老師真誠的溝通,不要耍小聰明。要善于運用老師和自己雙方的力量,使其成為自己成功路上的合力。

Q3:請問任喜峰老師工作三年,對自己科研有什麼幫助?
任喜峰老師回答道,工作與讀書截然不同,在身體和心理上有更大的壓力。有了社會工作的經曆,體會到更多的不容易後,自己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并堅定了為之努力的信心。
Q4:如何提高論文的寫作技巧?
楊超老師表示,科學論文寫作要從模仿開始,學習别人的語言,模仿不等于抄襲。科學論文要求準确、簡練,但也離不開平時的積累。寫作最重要的是讓讀者快速準确了解到我們要表達的内容,因此寫作時要站在聽衆的角度去考慮,要把重心放在行文邏輯上。

活動最後,同學們為兩位老師送上了準備的小禮物,并與老師一起合影留念。
審核:任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