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人才培養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求索苑第三期|“我的讀研時光”
作者:審核:編輯:任偉發布時間:2022-11-04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1月3日,77779193永利官网第“求索苑”于問學咖啡廳開展。本次活動由徐芷慧同學主持我的讀研時光”為主題邀請了謝國生、吳洪洪老師與各位研究生共談漫漫讀研路。



初識研究,酸甜苦辣覓機緣

“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非常契合謝國生老師的讀研之路。謝老師回憶道,自己的漫漫求學路充滿了波折與艱辛。碩士期間自己幾乎在沒有導師的幫助下獨立完成了實驗,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研三時,帶着2000多份材料獨自去基地田種了20多畝水稻,巨大的工作量令自己每天都處在疲憊與孤獨中。最艱難的當屬日本讀博那一年,365天的留學隻休息了三天,每天都處于高強度的工作中,最終,花費一年時間在日本完成了自己的博士畢業實驗。有同學問到:如此艱難的歲月是什麼動力讓您一直堅持下來呢?謝老師回答道:“樂觀的心态與獨立的性格幫助我度過了這段艱難的歲月。”我們要學會給自己建立自豪感,學會看見自己的進步,學會把今日的自己與昨日的自己的比較。黎明之前黑暗最深,但黎明之後便是曙光。科研之路辛苦是難免的,但要學會從痛苦中成長,從艱辛中收獲。



勤學苦練,信念堅定尋突破

“一個好的平台對自身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我的讀研之路就是不斷突破提升自己的路。”吳老師談到,他在大一就決定了要研。在讀研期間因為平時的刻苦努力,導師給予了吳老師去澳洲留學的機會。“去澳洲留學對我來說是人生一個很重要的節點”吳老師勉勵在場研究生“我們要在平時的科研中打好基礎、做好準備,才能在機會到來時抓住機會,主動出擊。”在澳洲讀研期間,吳老師像一塊海綿一般不斷汲取知識,他的導師都形容他,“你一個人抵實驗室三個人。”在澳洲博士畢業後,已經有國内的大學遞來了橄榄枝,但吳老師拒絕了優渥的待遇,選擇去美國繼續深造“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無窮的,我要趁着短暫的青春繼續去學習無限的智慧。”吳老師建議同學:“在面臨人生重要選擇時,要從自身的長遠發展來考慮,從有利于提升自我的方向來考慮。”



未來無限,自信無畏迎挑戰

“我覺得我是一個‘不安分’的人”吳洪洪老師笑着對同學們說:“這點從我的讀研經曆就可以看出來。”吳老師談到,自己本科學習微生物,碩士學習分子生物學,博士研究電生理,博後轉戰納米生物學,自己的不安分讓自己時刻處于對新領域的挑戰中。松弛的琴弦,永遠奏不出美妙的樂曲。隻有跨出自己的舒适圈讓自己時刻處于緊繃感中才能丢掉懈怠,不斷突破。吳老師看着在場研究生動情的說到:“大家現在才研一,科研之路才剛剛開始,未來的人生是有着無限可能的,不要過早給自己設限,要多嘗試,多拼搏。”


打破迷惘,選定方向不放棄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科研呢?“在場同學提問。謝老師回答道,首先要足夠的了解自己,判斷自己對科研是否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也曾迷茫過,碩士畢業後我在恩施工作了幾年,工作期間我發現比起工作我還是更喜歡在實驗室埋頭搞科研,最終下定決心考博。” 謝老師以自己的親身經曆為例子,鼓勵同學們要勇于面對迷茫,仔細分析自己的優勢,盡快确定自己的方向。千裡之行始于足下,停止空想,停止内耗,化迷茫為動力。最後,謝老師勉勵在場研究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科研,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找到自己擅長的方向,锲而不舍終有成。”



        活動最後,研植2201班和學科部的同學共同為兩位老師送上了親自準備的禮物,兩位老師也寄語在場研究生:書山有路志可攀,學海無涯勤可渡,望各位新生走好科研之路,創造精彩人生。

文字:李魯楊

攝影:秦夢倩

審核:任偉




版權所有:Copyright ©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街1号77779193永利官网第三綜合樓

郵箱:zkbg

電話:027-87282130

郵編:43007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