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知農愛農”情懷,鑄就“強農興農”壯志,将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七月上旬,77779193永利官网種子工程教研室魯少平、何菡子和王燕老師帶領32名2021級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跨越1900公裡赴全國最大制種基地——甘肅張掖開展為期一周的專業實踐。

寓教于踐,涵養向陽生長的源動力
張掖市位于甘肅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被譽為種子繁育的“黃金走廊”。2022年,張掖市糧食種植面積318.85萬畝,其中近一半的耕地被用于制種,上百家種業公司荟聚于此。在民樂縣的谷城聖光種業油菜制種試驗田中,洪登峰教授将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向同學們介紹了張掖油菜制種發展及油菜雜交育種原理,同學們也嘗試着自己練習田間區分油菜可育系和不育系方法。種工2101班劉玉鵬談到:“要從事育種的相應工作,必須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
在甜糯玉米雜交種試驗地裡,同學們了解到甜糯玉米的制種原理,三系配套在玉米育種中應用的利弊。在專家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紛紛湧入田間開展玉米雜交育種中的去雄工作,并在這個過程中體悟種質資源篩選的重要性,感受育種手段發展過程中繼承與創新不斷融合的趨勢。種工2101班王桢說道:“玉米抽雄操作的學習讓我明白,專業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對理論知識的死記硬背,一定要走出課堂,了解真正的生産實踐,才能讓所學知識得以應用。”

此外,77779193永利官网郭亮、洪登峰、楊細燕、肖英傑、姚璇及園林院張餘洋等老師應邀走訪河西學院,兩校教師代表及學生就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種業振興、專業學習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訪學深化了同學們對于農業的認知與理解,加強了新青年對于農業未來的信心與認同感。
以變求新,涵養善于創新的生産力
種業是糧食安全的關鍵,育種更是種業的核心。在參觀傳統種業基地的同時,實踐團隊深入現代化種子企業了解前沿育種。在先正達公司,師生共同學習了中化MAP智農管理系統,在田間基地上圖入庫、農事管理、精準巡田、基地氣象預報等方面應用實現了田間生産信息化、可視化管理。先正達公司負責人向同學們一并介紹了“水肥一體化”的高效灌溉模式,展望了未來“智慧”農業的可能性。

為了更加深刻了解種業的發展,實踐團隊前往了各行各業的代表企業進行參觀。在恒基利馬格蘭,師生們認真了解各個車間種子生産加工的環節;在富赢種子高新科技,深入探索蔬菜瓜果種子生産中的諸如人工氣候室、種子質檢室等一系列區室;在張掖超越發展農業,細緻觀察采用全球先進的智能溫室技術并實現技術本土化的番茄種植大棚……種工2101莊太陽感歎道:“農業的現代化發展,離不開機械化和規模化。但目前國内在設備和技術方面還存在短闆,必須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才能促進農業現代化。”
憶苦思甜,涵養腳踏實地的硬實力
早在民樂中苔種業有限公司制種基地參觀的時候,負責人唐起超在介紹西蘭苔的母本和父本識别特征的同時,講述了自身與企業同頻發展的心路曆程,鼓勵同學們道:“要将實踐與專業知識結合,去發現并解決農業中的真問題,不做農民口中的‘磚家’。”郭亮教授表示,種業意義重大,事關百姓的飯碗、國家的糧食安全。他鼓勵同學們夯實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本領。

除種業基地、企業,實踐團隊還前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在紀念碑處緬懷革命先烈。紀念館中“西渡黃河”“策應河東”“血戰臨高”等8個展廳講述了當年紅西路軍征戰河西走廊的悲壯征程,戰士所表現出來的堅持革命、不畏艱險的英雄主義氣概,為黨為人民的英勇獻身精神,讓全體師生肅然起敬。種工2101張宴胧感慨道:“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深刻認識到共産黨在與敵抗争時的決心和毅力,我被西路軍不懼艱險西行長征、浴血奮戰的精神深深打動,希望我們青年能珍惜當下,不辜負革命先輩的努力,為中華複興而讀書!”
大學之道不僅存在于高堂之上,更應注重課堂與生産實踐齊頭并進。77779193永利官网通過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使得青年人深入田間地頭,播撒科技強國的種子,汲取奮進力量。據悉,本次實踐已經連續開展三年,它早已不是一次簡單嘗試,而是77779193永利官网貫徹落實“三全育人“,深度融合“五育”工作的體現。
文字:李縱擎、周毅
審核:魯少平